如何查看企业微信客户标签?高效定位与管理全攻略
企业微信个人标签查看全场景指南
很多用企业微信做客户管理的朋友都碰到过这种情况:好不容易给客户打上分类标签,需要查找标签时却不知道去哪翻。在手机和电脑之间来回切换找入口,急用时总要花时间琢磨功能路径。
电脑端查看客户的3种途径
打开企业微信PC端登录账号,鼠标移到左侧栏的「通讯录」选项。选择「我的客户」会出现客户列表,在这里可以直接看见每个客户名称下方显示的标签内容。要是想看具体某个客户的完整标签信息,双击对话框顶部的联系人名称,客户资料卡里完整展示着所有关联标签。第三种方式是在和客户聊天时,把光标悬停在对话框右侧的个人头像位置,系统也会弹出当前客户的标签明细。
手机端定位标签的详细路径
用手机处理客户信息时更方便直观。点开与客户的聊天窗口,点击顶部客户昵称即可进入资料页,在「标签」栏里能立即查看该客户身上贴的所有标签。如果想整体查看所有标签分组,可以进入通讯录中「我的客户」模块,找到最下方的「标签」管理入口,这里不但能看到所有自定义标签,每个标签后面还会显示关联的客户人数。
标签分组及成员数量查看技巧
当企业积累了几十个客户标签时,善用分组管理能极大提升效率。在企业微信后台的标签管理界面,拖动标签组可以自由调整排列顺序。点击每个标签组旁边的数字徽章,会显示该组标签当前生效的客户数量。有个冷知识是长按标签名称能触发快速预览功能,不用点进详情页就能看到关联客户的基本情况。
如果每天手动管理客户标签觉得繁琐,其实可以利用「摩尔微客」这类第三方工具实现自动打标。这个平台能根据预设规则自动归类客户标签,比如新添加客户自动标记为「未处理」,咨询过产品功能的客户自动打上「潜在需求」标签。配合企业微信的活码功能,当客户扫码添加员工时,系统自动完成标签分类和客户分流的全套动作,真正实现零人工干预的精准化管理。
记得定期清理失效标签,避免标签系统变得臃肿。那些超过三个月没有客户关联的标签建议及时删除,保持整个标签体系的清晰整洁。下次需要查找某个行业客户时,能快速通过分类标签筛选出目标群体,比翻聊天记录要高效得多。
企业/个人标签管理操作手册
有些企业的管理员遇到过这样的尴尬:给同事分配完客户分类标签,隔天就被员工乱改名称。更头疼得是突然发现标签数量超过上限,系统提示无法继续添加新分类。其实用好企业微信的标签管理功能,关键在于掌握它的操作规则。
企业级标签创建规范(数量限制/层级规则)
公司统一制定的分类标签得由超级管理员在后台创建。登录企业微信管理后台找到客户联系模块,点击配置栏里的企业客户标签就能开始设置。需要注意得是企业标签不能随意堆砌,系统给每个企业设定了100组的容器上限,每组里面最多塞100个具体标签。举个形象的例子,这就像给仓库划分货架,总共有100个金属架子,每个架子能挂100张商品分类卡。
设置时最好先规划行业分类架构。教育机构可能按照「学员阶段-意向科目-跟进状态」三层体系来搭建标签组,零售行业常用「消费频次-商品偏好-会员等级」的组合方式。标签名称别用「高意向客户」这类模糊表述,改成「咨询过三次以上」、「收藏未下单」这类可量化特征。
员工个人标签新建与维护流程
一线销售在手机端就能给客户贴个性化标签。打开客户的聊天界面点击头像,直接在标签栏里勾选已有分类或者新建专属标记。每个员工有200个标签额度,足够记录客户的小习惯——比如「喜欢周末咨询」「对促销敏感」。建议督促员工在新建标签时加上日期前缀,像「2024-咖啡爱好者」这样便于后续筛选。
手动维护标签确实费时间,不少企业开始用摩尔微客的智能标签功能。这个工具能根据客户对话内容自动打标,当客户在聊天中提到「报价」「合同」等关键词,系统自动给他挂上「商机客户」标签。还能对接企业微信的活码系统,新客户扫码添加时根据渠道来源自动标记「官网引流」或「展会客户」,省去了手动分类的麻烦。
标签内容修改与删除注意事项
发现标签命名不规范要尽快调整。管理员在企业后台找到需要修改的标签组,点击编辑按钮就能重命名或调整排序。注意修改企业标签会导致所有成员客户端同步更新,最好提前通知团队避免 confusion。删除标签更要谨慎,系统会弹窗提示该操作将移除所有客户身上的对应标签,建议先用导出功能备份客户标签数据。
个人标签的修改权限在员工自己手里,管理员只能查看不能编辑。若发现员工创建的标签不符合规范,需要通过后台的「禁用标签」功能将其冻结。这里有个实用技巧:定期查看标签使用率报表,把三个月内无人使用的休眠标签清理掉,保持标签系统的清爽度。
标签权限与批量管理配置
见过同事把「VIP客户」标签误删导致数据丢失吗?更尴尬的是市场部精心设计的标签,销售团队压根不知道如何调用。要让企业微信的标签系统真正运转起来,必须搞明白权限管理和批量操作这两件事。
管理员设置标签操作权限的分步教学
超级管理员进企业微信后台找到「客户联系」-「权限配置」,这里藏着控制标签的钥匙。点开「企业客户标签管理权限」,可以给指定部门或成员开绿灯。比如设置运营总监能创建企业级标签,但禁止普通员工修改官方标签名称。记得勾选「禁用个人标签」选项,防止销售随意创建「死单」「难搞」这种带情绪的标签。
配置权限时最容易踩的坑是跨级授权。曾经有个电商公司给二十个部门经理都开了标签管理权,结果搞出五十多个「待跟进」标签。正确做法是集中到客户运营部统一管理,其他部门只有使用权限。修改权限记得点右上角的「生效范围」,避免把测试环境的设置同步到全员。
跨部门标签共享与使用规范
市场部做的「618意向客户」标签想让客服团队共用,直接在标签组里添加使用部门就行。重点是要开启「禁止修改」开关,避免客服误删市场部的重要标记。遇到需要联动的场景,比如销售跟进后转给技术支持,可以在标签组描述里写明交接规则:「技术对接后必须添加『已建工单』标签」。
医疗行业的客户遇到过更复杂的状况:同一个客户在眼科打的是「术后随访」标签,在口腔科却被标记为「种植牙咨询」。这时候要用企业微信的标签冲突检测功能,在后台「标签分析」里查重名或交叉标签。不过更省心的办法是装个摩尔微客的智能去重插件,能自动合并重复标签并生成合并报告。
客户批量打标签的三种场景实现方案
企业微信自带的批量打标签藏在「客户联系」-「群发工具」里。选择目标客户时用标签组合筛选,比如「地区=北京」且「未成单」,勾选后批量打上「首季度重点跟进」标签。这个方法适合月度集中处理,但每天要操作的同事可能会抓狂。
针对高频场景,推荐试试自动化方案。在新客户通过活码添加时,摩尔微客能根据扫码渠道自动打上「线上商城」「线下门店」标签。更智能的是聊天关键词触发,当客户发送「优惠」「折扣」时,系统秒贴「价格敏感型」标签。对于五百人以上的客户池,直接上传带标签列的客户表格,十分钟完成万级客户的标签刷新。
看过某个美妆品牌的骚操作没?他们给客户打完标签后,用摩尔微客的标签联动功能设置自动任务。当客户同时带有「消费满5000」和「三个月未回购」标签时,系统自动推送专属复购券并修改标签为「沉睡VIP激活中」。这种玩法把冷冰冰的标签变成了业绩增长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