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信怎样增加标签?客户分类精准管理实战解析
给客户贴标签这事儿听起来简单,弄不好就出岔子。以前店里记熟客都是手写本子记特征,张三爱买辣口味的,李四总在周末来消费,这土办法现在拿到企业微信里可玩不转。纸质记录容易丢不说,销售一旦离职,那些记在本子上的客户特征全得打水漂。
打开企业微信后台,客户联系菜单下藏着一整套标签流水线。企业标签相当于给全体员工发统一标签模板,主管在后台配置好的产品偏好、消费等级标签,前线销售一扭头就能用。个人标签更像是销售自己的客户备注本,能悄悄记录客户的小孩在哪上学、上次投诉过什么服务。
混合标签玩法容易让人犯迷糊,明明系统里设置了"重要客户"标签,业务员偏要给客户打上"重点维护"的个人标签。这种各自为政的标签体系,往往导致市场部统计VIP客户数量时,总要重新统一标准。建议新手把企业标签和个人标签划分成两个独立抽屉,别让两套系统搅和在一起。
设置标签名称时那30个字符限制特别容易踩坑,想写"2024春季促销意向客户"结果超字数被迫缩写。标签上限3000个看着挺多,分给市场、销售、客服各个部门后,业务旺季保准不够用。千万别觉得标签组能随便建,新来的运营在后台一口气建了80个空标签组,后续加新标签时直接撞上限。
说到这突然想到,有些聪明人开始用摩尔微客这类工具解决标签难题。直接把客户入群时间、聊天关键词这些信息同步到企业微信标签库,新客加上好友自动就带好标签,不用人工一个个点选。特别是教育行业的顾问,经常用这个办法给试听用户自动打课程偏好标签,比手动记录快好几倍。
批量处理客户标签这事得讲究技巧,直接在后台上传Excel可比手动操作省力多咯。在客户管理界面找着“导入客户”按钮,挑好CSV格式的表格文件,眨眼间就能给200个客户同时贴标签。记得把手机号那列数据清洗干净,有个客户留了带空格的号码,系统死活认不出来,生生耽误半小时排查。
制作Excel模板有门道,别傻乎乎地按部门建表。市场部要的"课程咨询"标签得和销售部的"试听客户"标签在同一个标签组,这样数据透视时才不会抓瞎。遇到过培训机构老师把标签名称写成"新初三数学",结果运营导入时发现这标签早就改名叫"九年级同步课",整个分类全乱套。用摩尔微客的标签同步功能能避开这种尴尬,后台改个标签名,所有关联客户自动跟着变。
教培机构的教务主任王姐上周还和我吐槽,暑假班招了3000多新生,手动贴标签贴到眼冒金星。后来教她用VLOOKUP函数把报名表里的课程类型映射到企业微信标签,原本三天的活计三分钟就搞掂。重点是要在企业微信后台先建好"科目-年级-班型"三层标签架构,表格里的混合信息才能准确拆分。报名表里填"初二英语培优班"的,自动拆出英语、八年级、培优三个标签,这下分班排课方便多啦。
用摩尔微客的企业微信群活码功能之后,事情变得更利索。新生扫码进体验群时,系统就自动给打好"体验用户"标签,压根不用老师手动操作。有个英语特训营把不同价位的试听课做成不同活码,398元的客户自动带"高端课程意向"标签,198元的标"常规课程关注",跟进策略马上就能区分开。满人自动换新码这招是真省心,再也不用盯着群二维码过期的问题。
现在企业微信的智能打标签功能可比早些年灵光得多,教务张老师最近在整理暑期班学员名单时发现,那些自动打上的"课程意向明确"标签省了她大半个月的碎活。有家长在对话框里提到"升学规划"、"冲刺班"这些关键词,系统立马给客户挂上金色标签,跟进优先级立马蹿到最前头。
聊天触发标签这功能得配合第三方工具才能玩转,拿摩尔微客来说,后台配置几个关键词规则就能让客户自己"报标签"。把"试听"、"体验课"这类咨询用语设成触发词,客户刚开口咨询,运营人员手机就弹出带标签的提醒通知。上个月有个美术培训机构给不同课程设了不同暗号,回复"色彩班"自动标艺术类,喊"素描"的自动归到技法类,分配老师跟进速度翻了两倍。
客户行为轨迹跟踪是个隐藏宝藏,两天没说话的沉默客户会自动归类到"待激活"标签组。摩尔微客还能统计客户加好友后的动作轨迹,点过课程链接的标"主动了解",下载过课表的标"高意向",这些行为数据直接同步到企业微信标签库。见过最会玩的是舞蹈工作室,给看过三次试课视频的客户自动打"迫切需求"标签,转化率噌噌往上涨。
企业要是用了ERP这类管理系统,通过API接口打通数据流才是高阶玩法。摩尔微客提供现成的对接方案,报名系统里勾选"寒假班"的学员,第二天企业微信自动带着"寒假特训"标签进库。财务系统显示续费成功的客户,夜里自动把"待续约"标签换成"VIP客户"。有个教编程的机构把上课签到系统和标签打通,缺勤三次的学员自动触发预警标签,辅导老师跟进都带着定制话术。
这波自动化操作解放了不知道多少人力,但配置起来容易踩坑。刚开始用的时候把关键词设得太泛,"好的"、"谢谢"这种常用词都触发标签,结果标签系统乱成菜市场。后来摸出门道,得在摩尔微客后台把关键词匹配模式改成"精确包含",再配上排除词库才算稳当。现在看着客户标签像打游戏涨经验值一样自动升级,运营团队那帮小年轻都说这比手动贴标签带劲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