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公司刚用企业微信时都会懵——客户管理页面明明有标签功能,员工自己创建容易整成五花八门的分类,管理员统一设定又总显示超出数量限制。特别是教育培训、医美行业的运营人员常抱怨,每天手动给上百位用户贴标签,总担心漏掉重点客户信息。

要在企业微信里规范打标签,关键得搞清楚"企业级标签"和"个人标签"两套系统。通过摩尔微客的企业微信活码工具,新客户扫码时就能根据预设路径自动贴上地域、渠道来源等标签,比手动操作省时得多。

1.1 企业级标签创建流程规范
企业微信管理后台左侧栏找得着"客户联系"二级菜单,点开企业客户标签模块会出现标签组管理界面。建议从业务维度规划标签架构,比如把"学员类型-产品偏好-报名阶段"拆分成不同标签组。每套标签组的名称最长能输15个汉字,考虑到手机端显示效果别超过8个字。

实际操作时会遇上红色叹号提示,这说明企业标签总量快超3000个上限。碰到这种情况,可以把过期活动的标签组归档,或者用摩尔微客的API接口把闲置标签迁移到外部数据库。创建好的企业标签会自动同步给所有成员,员工在聊天窗口右划客户资料就能直接选用。

1.2 个人标签设置与权限说明
每个销售顾问都可以给自己微信客户创建私人备注,比如把常问产品参数的客户标为"技术控",爱砍价的标注为"价格敏感型"。这些个性化标签在手机端就能添加,点开客户头像点第三个选项卡,注意别和企业标签搞混淆。值得提醒的是,管理员在后台能查看到所有人的个人标签数据,但普通员工之间不能互看。

有些销售总监总想批量导入员工私人标签,这其实违反企业微信的隐私设计规则。比较妥当的做法是,通过摩尔微客的SOP功能,给销售团队预置常用个人标签模版,既能保证统一性又保留个性化空间。例如教培顾问可以选"试听学员-续费家长-竞品用户"这类通用分类。

1.3 标签命名规则与上限说明
实测发现带特殊符号的标签名称会导致部分CRM系统对接失败,建议全用汉字+数字组合。每个标签组里最多塞100个选项,超过这个数就建议拆分成子类别。有个鲜为人知的技巧是,用阿拉伯数字开头命名的标签,在排序时会自动置顶,这对高频使用的标签很实用。

遇到提示"无法创建更多标签组"时,不要急着删旧数据。先检查有没有重复的标签名称(比如既有企业标签又有个人标签同名),这种情况企业微信会重复计算占用额度。实在不够用的话,可以结合摩尔微客的扩展标签库功能,把低频使用的历史标签转移出去,释放企业微信原生标签容量。

企业微信的批量标签操作像玩扫雷游戏——每个功能按钮都埋在不同层级得菜单里。运营主管们总会问:难道每次给客户分类都得一个个勾选?其实按住Ctrl键多选十几个客户时,会发现右键菜单藏着"批量标记"的彩蛋。

2.1 电脑端批量打标签图解步骤
在Windows版企业微信左侧通讯录栏往下划拉,找着"我的客户"板块。点进去按行业筛选出目标群体,比如选中最近7天新增的汽车经销商客户。勾选前20个联系人后别急着关界面,右上角那个三条杠图标里藏着"批量标签管理"的功能键。这时候会弹出来两个选项:覆盖原有标签或新增标签,建议选择后者避免误删重要标记。

有个冷知识是按住Shift键可以跨页连续选择客户,配合标签组预设能快速完成500+客户的分类。记得批量操作完成后要点击摩尔微客后台的"标签同步"按钮,防止本地缓存导致标签显示延迟。如果遇到标签重复的情况,系统会用橙色叹号提示冲突项,这时候需要人工判断保留哪个标记。

2.2 移动端批量标记客户实操
手机企业微信的批量操作入口藏在"工作台-客户联系-标签管理"第三屏。点进目标标签组会发现右下角飘着个云朵状的批量添加图标,这里可以按添加时间或上次沟通时间筛选客户。需要注意的是移动端单次最多勾选50个客户,超过这个数得分批操作。

零售行业经常遇到的场景是导购需要给某个商场活动的客户集体打标。这时候用摩尔微客的LBS定位功能,在活动半径内的客户会自动进入筛选列表,比手动勾选快3倍以上。打完标签别忘检查聊天窗口的客户头像角标,带绿色圆点的表示新标记成功同步。

2.3 智能工具自动化处理方案
虽然企业微信原生不支持自动打标签,但通过摩尔微客的事件触发器能实现精准自动化。在后台配置页面设置关键词规则——当客户聊天内容包含"报价单"自动添加"高意向"标签,提及"竞品名称"则打上"竞争对手用户"标记。这套方案特别适合教育咨询行业,顾问回复常见问题时系统就完成客户分级。

对于扫码添加的场景,摩尔微客的渠道活码可以关联预设标签组。客户扫描电梯里的课程推广二维码,自动带上"写字楼渠道-英语培训兴趣"双标签。技术服务商还能通过API对接自己的CRM系统,把企业微信标签和企业内部用户画像关联起来,解决3000个标签上限不够用的痛点。

现在到月底统计客户转化率时,运营组再也不用手动导出Excel表做数据透视。摩尔微客的标签分析面板实时显示各分类客户的成交转化率,点击"未跟进客户"标签还能自动推送提醒到相关责任人得企微会话框。

企业微信的标签分组要是没规划好,过三个月绝对会变成灾难现场。见过最乱得案例是某家服装品牌,市场部用颜色分类客户、销售部用会员等级标注、客服组又按地区划分,最后200多个标签组像打结的毛线团根本理不清。

3.1 企业/个人标签架构布局心法
企业级标签必须控制在核心维度,通常分基础属性、消费特征、行为轨迹三大类。物流公司可以设置"区域-货品种类-运输频次"三级体系,每个层级最多设20个标签组。个人标签建议允许员工自定义快捷短语,比如发型师能设置"染发偏好、发质类型"这类专属标记。

测试标签架构是否合理有个简单方法:用摩尔微客的标签穿透率功能。点击客户列表筛选"上海地区+月消费3次+未转化",看能否直接找到目标群体。如果超过五次组合筛选才能定位客户,说明标签颗粒度过细需要合并重组。

3.2 多层级标签嵌套组合术
想实现淘宝式的商品类目树结构,可以玩转摩尔微客的标签自动映射。把"母婴客户"主标签关联上"奶粉段位-辅食阶段-纸尿裤尺码"三个子标签组。当客服给客户打上"1段奶粉"标签时,系统自动叠加主标签并激活对应的育儿知识推送任务。

连锁餐饮品牌用活码预填标签的套路挺有意思。柜台放三个不同颜色的二维码,扫蓝色码的客户自动带"堂食客户-偏好辣味"标签,扫黄色码的带"外卖客户-餐具需求"标记。店长在后台看到红码客户突然增多,就知道该检查外带包装质量了。

3.3 标签驱动精准转化实例
教育机构常用的绝杀技是标签触发式追单。当客户被打上"试听完成-未报名"标签时,摩尔微客自动在次日10点推送优惠券到对话窗口,同时把客户分配到金牌顾问的跟进列表。某个钢琴培训机构用这招把试听到报名的转化率硬生生拔高40%。

更厉害的是结合自动拉群功能,给带"双十一意向"标签的客户批量发送专属入群链接。群里提前设置好购物攻略剧透、限时秒杀预告等欢迎语,客户进群瞬间就收到精准信息轰炸。有个美妆品牌这样操作,当天群内成交额直接破百万。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