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信怎么查找标签?实用管理技巧详解
翻遍通讯录找关键客户是不是挺头疼?打开企业微信发现客户资料密密麻麻但分类混乱,这时候标签管理就能救场了。其实很多朋友不知道自己的企业微信后台藏着高效查标签的秘笈,下面教你三招不用求人自己就能搞定。
管理后台的全家福标签库
点开企业微信桌面客户端,右下角工作台旁那个小齿轮就是管理后台入口。进去后在左侧菜单栏瞄到“客户联系”,展开就能看见“标签管理”这个宝藏按钮。这里能看见全部的企业级标签分组,还能像整理衣柜那样随时增减调整标签。建议直接创建“年度重点客户”、“高意向会员”这类战略性标签组,把每个主标签底下再细分地域、职业等子标签,分类精准得跟超市货架似的。
电脑桌面秒查实时标签
当业务员和客户正在微信窗口聊天时,有个隐藏操作特方便——在对话框顶部客户昵称旁边有小旗帜图标,点开瞬间显示该客户被标记过的所有企业标签。更快捷的方式是打开客户资料卡片,悬浮窗直接展示该客户的完整标签体系。如果想批量查看多个客户的标签状态,在通讯录页面用Ctrl键多选客户,右键菜单里选择“查看客户详情”就能一次性查看所有标签。记得让团队成员养成及时标注标签的习惯,这样查起来才有效率。
手机端标签的土味查看法
虽然移动端没电脑端那么直观,但也能快速找线索。打开企业微信APP进入工作台,切换至“客户联系”模块后点击客户姓名,进入详情页向下滑动就能看见“企业标签”区域。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现场确认客户类别时,在对话界面长按客户头像调出标签栏最方便。如果标签显示不全,八成是网络延迟造成的数据未同步,这时候返回主界面下拉刷新就能解决问题。要是经常用手机处理业务,建议把重点客户统一打上特殊符号作为前缀的标签,比如“★VIP客户”,找起来特别快。
用系统自带的标签管理查客户确实方便,但要是遇到客户量级过大或者需要智能筛选的情况,可以考虑配合工具来加强管理。像有些团队在用摩尔微客这类第三方应用,能实现自动给新客户打标签、根据标签自动拉群的骚操作,特别是当企业微信活码达到人数上限时,系统会自动换新码并给新增成员标记预设的群组标签,省去人工挨个分类的麻烦。
手动查标签容易漏人又费时间?那得试试企业微信的编程接口大法。后台界面查标签像是用渔网捞鱼,用API查询就像装上了声呐探测器,想要什么数据都能精准捕捞。
批量捞取标签全攻略
程序员都知道企业微信开放的接口有多香,重点在怎么快速拿到access_token这个通行证。登录企业微信官网开发者文档,找到“获取凭证”接口用企业ID和密钥换门禁卡,每次能管俩小时。有了钥匙串就能直奔主题,往那个https://qyapi.weixin.qq.com/cgi-bin/externalcontact/get_corp_tag_list地址发POST请求,系统唰唰就把整个公司的标签组和子标签全吐出来。要是返回的数据像天书,装个JSON格式化插件就能看得明明白白。
参数组合的花式玩法
想按部门查标签可以带上group_id参数,需要精准定位某个标签就填tag_id,这两个参数还能叠buff一起用。有次给连锁店做标签库,在参数栏同时填了华东大区的group_id和"意向客户"的tag_id,直接筛出上海杭州两城需要重点跟进的客户池子。测试时建议先用Postman调接口,参数栏空着会返回整个企业的标签全家福,数据量大记得做好分页处理。
让标签数据活起来
接口返回的原始数据存成csv文件只是起点,关键是和成员信息打通。把员工表里的userid字段和标签数据做匹配,用vlookup函数三下两下就能统计出每个销售手里有多少VIP客户。更高级的玩法是用Python写脚本定时拉取标签数据,自动生成各部门的客户分布热力图。有些技术团队把企业微信API和摩尔微客的自动打标功能联动,新客户扫码进群瞬间就能带进来渠道来源、地域特征等预设标签,后台接口抓这些带标记的数据做分析特别顺手。
电脑里标记得密密麻麻像贴满便利贴的桌面?是时候给企业微信的标签系统做次全面升级了。当客户池子突破千人时手动打标签根本玩不转,得学会让系统自己动起来才算没白用企业微信。
权限配置得跟分钥匙似的
连锁店的督导、区域经理和店长必须看到不同客户标签,这事得找企业微信管理后台的「客户联系」-「权限管理」配置。总部把标签组划分成A类战略客户、B类普通会员等类别,给不同岗位设置可查看的标签范围,就像给保险箱分层配钥匙。部门主管只能给自己团队添加特定类型的标签,这样既不怕销售总监看到财务部的核销记录,又能让门店导购精准标注到店频率。
让新客户自己带标签进门
周末扫码领优惠券的顾客刚进企业微信就自动打上「促销客户」标签,这事得靠摩尔微客的自动打标功能。在活码后台勾选「渠道追踪」选项,每个宣传海报的二维码都会绑定隐藏标签。客户扫码添加员工时,系统能自动识别他是从电梯广告还是朋友圈活动进来,然后把对应的「电梯广告客户」或「裂变活动客户」标签贴好,这些标记还能联动自动拉群规则。
跨部门抢客户这种破事早该治治
销售部和客服部共用客户池最容易乱标标签,解决起来其实特简单。在管理后台创建「跨部门标签协作」模板,要求所有部门打标签必须带日期前缀,比如「售后_202405_退换货」。重点客户被多个部门服务时,用组合标签记录接触轨迹,比如「技术咨询_已对接」+「商务报价_待跟进」。用摩尔微客建SOP任务时,系统能按这些组合标签自动派单,避免两个销售同时给同一客户打电话的尴尬。
高频场景藏着增效密码
母婴店每周三会员日总被咨询奶粉的客户淹没,用企业微信给「孕中期」客户批量发育儿知识推送,结果推送给了去年已生产的宝妈。后来在摩尔微客设了动态标签规则,凡是购买记录超过6个月未更新的客户自动移出「孕产周期」标签组。现在做精准营销时先筛「有效周期标签+3个月活跃度」的组合,员工在手机端客户列表直接就能看到闪着金边的重点客户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