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信的标签在哪里?高效管理客户分类指南
1.1 企业标签与个人标签的差异定位
企业微信的标签体系像是给客户穿上的两种工作服:管理员批量发的工装和员工自己搭配的便服。企业标签必须由后台管理员在【客户联系】-【企业客户标签】模块统一配置,这类标签通常承载着公司战略级的分类标准,比如行业分类、客户等级这些需要全公司统一口径的重要维度。员工侧聊天的窗口里点开客户详情,只能选择已经预制好的企业标签,这种强制统一的设定避免销售随意给客户贴不规范标签造成数据混乱。
个人标签就像便签本上的即时贴,员工在和客户聊天时随时可以在PC端右键点对话框或者在移动端划拉两下屏幕快速添加。这种自由度让基层业务人员能用“潜在需求”“性格特点”这类个性化维度给客户打标记,比如备注客户喜欢下班后回消息或者抗拒电话沟通这类细节特征。
1.2 标签功能核心作用详解
当企业微信的标签功能用到位,客户通讯录就变成能挖掘金矿的数据看板。业务员不用再翻聊天记录回忆客户情况,点开客户资料就能看到企业设定的统一标签和同事补充的个性标签。比如母婴行业的客户经理看到带“孕晚期”标签的用户,推送奶粉试用装就不会误发给哺乳期结束的妈妈。
群发助手配上标签筛选简直能救命,再也不怕把圣诞节促销海报群发给穆斯林客户。设置群发任务时勾选3个及以上关联标签交叉筛选,能把消息精准投送给“华东地区、年消费10万+、买过冬季新品”这类特定人群,这种精细化操作让客户收到的每一条消息都有价值,有效避开信息骚扰雷区。
1.3 标签层级结构可视化展示
企业微信后台的标签体系像棵分杈的树,部门架构和标签层级可以嵌套成五层结构。点开管理员后台能看到总经办设定的顶级标签是“客户来源”,往下分支出“线上活动”“线下展会”“转介绍”这些二级标签,市场部又在“线上活动”下细化出“双十一抽奖”“公众号领券”等具体场景标记。
这种树状结构实际应用中比普通文件夹更灵活,既允许市场总监统管全公司标签体系,又不妨碍销售总监在管辖范围内添加子标签。当技术部想看某次线下活动的转化效果,直接筛选带“上海展会-3月场”标签的客户,就能完整调取这批客户从初次接触到最终成交的全流程数据。
2.1 管理员设置路径的11步操作
企业微信后台像藏着个迷宫,要找对路线才能抵达设置客户标签的秘密基地。在电脑端用管理账号登录后往左侧菜单栏摸过去,得沿着【客户联系】-【企业客户标签】这条小路走。点开页面会看见蓝得发亮的“新建标签组”按钮,这时候千万别手抖点错了地方。
新标签组得填名字就像给孩子起名,最好是“客户来源”这种既明确又包容的设定。建好组别要往里塞具体标签,可以像俄罗斯套娃似的添加三级标签。操作时记得勾选“允许成员新建子标签”,这样销售总监能在自己管辖范围内添加“上海静安门店-7月促销”这样的细分标签。保存前务必检查权限分配,不同部门成员能看哪些标签就跟划分包干区似的。
2.2 企业成员标签分配机制
刚设置好的企业标签不会自动出现在员工手机上,得让系统玩场击鼓传花的游戏。管理员设置标签组时勾选应用范围,把销售一部、客服中心这些部门扔进权限池子。如果有新人入职,系统会根据所在部门自动继承对应标签权限,这比手工分配省事得多。
要是碰到跨部门协作的项目组,手动勾选特定成员更灵活。市场部策划组能同时拥有“市场活动”和“渠道合作”两个标签树的权限,这时候权限分配就像玩拼图,把合适的权限块放到对应员工身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记得定期清理离职成员的标签权限!
2.3 员工应用实例的3种打标方式
一线员工用标签的姿势分文雅派和豪放派。文雅派爱点开聊天窗口侧边栏,在客户详情页里慢悠悠勾选预制标签,这样添加的标签就像盖钢印似的规范。豪放派喜欢在PC端聊天窗口直接右键客户头像,从快捷入口秒选标签,这动作熟练得跟游戏玩家搓大招似的。
最酷的是手机端划屏操作,长按客户消息气泡会弹出智能推荐标签。当客户说“考虑给孩子报寒假班”,系统自动推荐“K12教育需求”标签,这种活学活用的打标方式比手动输入快三倍。老销售都知道给客户打标时要勾选“同步到企业标签库”,这样下次其他同事跟进时就能看到历史标记信息。
3.1 PC端实战:消息界面右键设置全流程
电脑屏幕右下角跳动客户消息的瞬间,别急着点开聊天框。把鼠标悬停在这个客户头像上右击,选最后边那个像便利贴的"设置聊天标签"图标。这时候界面会展开两排标签组,左边是企业标配的分类标签,右边显示自个儿存的私人标签库。
按住Ctrl键连续勾选多个标签就像超市扫货,遇到紧急客户需要特别标注的,直接敲空格键能速记当前时间戳。老员工都晓得勾完标签要顺手改备注名,"2023年8月未付款"这种动态标签比固定标签好用得多。企业微信藏得最深的彩蛋是Alt+数字键组合,可以秒切常用标签页。
3.2 移动端动态打标技巧
端着手机跟客户唠嗑的时候,突然需要打标签也别慌。把对话记录里关键信息长安三秒钟,屏幕底下会钻出来智能推荐标签。比如客户蹦出"急要货"三个字,系统立马托举出红色警示标签候着。
客户发的定位信息最好使,点开地图预览界面往下划拉能看到"自动关联区域标签"按钮。在沈阳铁西区收到的询价信息,手机自己会贴上"东北大区-机械采购"的智能标签。跟客户聊完别急着退出窗口,左滑屏幕直接进入标签管理界面比回主页面快两倍。
3.3 自定义标签管理的小窍门
自己的标签库可不能乱得像杂物间,创建新标签时颜色选择有讲究。冷色调留给潜在客户,暖色调标给重点跟进对象,这招能让满屏标签变得像彩虹糖般容易辨认。遇到标签太多显示不全的情况,给同类型标签加共同前缀就能自动折叠分组。
系统其实偷偷帮你准备了智能管家,当同时存在"未成单"和"未成交"这类近义词标签时,设置里的语义分析功能会自动合并同类项。最重要得是定期去回收站清垃圾,那些三个月没使用过的休眠标签就该让它们彻底退休。
4.1 群发消息的标签筛选用法
按住标签发广告的时代早过去了,现在讲究得是精准投放。在企业微信工作台点开群发工具,筛选栏里藏着"标签交集"这个神器,能同时勾选"上海区域"和"未成单客户"两个条件。运营部妹子最近发现个秘密,设置排除标签比选目标标签更管用,勾上"已退订推送"避免踩雷。
打标签千万记得看企业微信后台的发送频次统计,同一个客户要是七天内收过三次推广信息,系统会在发送前弹出警告气泡。用摩尔微客的同事更省事,客户扫活码进入时就自动标记"活动用户"标签,后续发促销信息直接锁住这批人,压根不用挨个扒拉客户列表。
4.2 跨部门协作的标签共享体系
销售部给客户贴"重点跟进"的标签,到售后部眼里可能就是"投诉预警"。解决这个问题得在管理后台的标签权限里做手脚,给技术部门开"设备型号"标签的编辑权,但把"成交金额"这类敏感标签锁进保险箱。
财务部想追回烂账的时侯,调用销售部设置的"回款进度"标签得加审批流程。用摩尔微客自动同步标签的功能,市场部给扫码客户打上"展会客户"标签的瞬间,客服部电脑上这个标签自个儿就长出来了。记得设置部门专属标签颜色,仓库用绿色标"已发货",物流用蓝色标"运输中",看颜色就知道该谁接手。
4.3 客户生命周期标签模型设计
从扫码到下单要经历五重关卡,每个环节的标签都该像传送带自动流转。新客户扫摩尔微客活码进群那一刻,"潜客-未沟通"的标签就自动上身,系统监测到三天内有聊天记录会自动升级成"潜客-初步接触"。
重点是要设置逆向标签流,三个月没互动的"成交客户"标签会降级成"沉默客户"。产品经理们最爱玩的是组合标签配对,"高意向+预算不足"的客户自动触发优惠券推送。最绝的是设置跨平台标签映射,把企业微信里的"重复购买"标签和小程序后台的订单数据拧成一股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