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信个性标签怎么设置?客户标签设置教程

在企业微信里给客户打标签这件事儿真得挺重要,好多做客户运营的朋友都问怎么才能把标签设置好。PC端操作入口就在通讯录模块里边,登录企业微信桌面版后别急着找其他功能,注意看左边导航栏有个醒目的"通讯录"图标,点进去就能看见自己的客户列表。

企业微信个性标签怎么设置?客户标签设置教程

找到需要标记的客户名字别犹豫,直接双击鼠标左键,这时候右侧界面会弹出客户信息卡。标签按钮藏在客户头像下方的位置,仔细找找有个带加号的圆形图标,点击就能展开企业预先设置好的标签组。选标签时要注意颜色分类,绿色代表销售阶段标签,蓝色标注的是客户类型,别乱选容易混淆。

企业微信个性标签怎么设置?客户标签设置教程

手机端操作其实更顺手,企业微信APP首页中间那个大号的"客户联系"按钮就是个快捷入口。进入客户列表之后千万别傻乎乎地一个一个翻,顶部的搜索栏能直接输入客户昵称。找到目标客户后别点发消息,应该长按头像呼出功能菜单,第三个选项就是标签管理。用手机最大的好处是能边跟客户聊天边打标签,看到客户发来的关键信息随时标记。

企业标签和个人标签的区别特别关键,企业标签是管理员设置的标准分类,每个标签都关联着客户运营策略。个人标签就像私密笔记,可以记录客户说过的特殊需求或者个人喜好。比如说客户提到喜欢喝冰美式,你可以给他打上"咖啡控"的个人标签,下次见面直接带杯星巴克绝对加分。别担心别人看到你的小心思,这些个人标签就藏在你手机里。

用摩尔微客的企业微信活码工具做客户引流时,自动打标签功能绝对要打开。新客户扫码添加瞬间就能同步企业标签,比如"线上活动获客"或"渠道二维码来源"这种关键信息直接标注清楚。特别是配合自动拉群功能使用时,提前设置好对应的标签体系,后续做客户分层管理能省一半功夫。记得在活码配置后台勾选标签同步选项,这样新客户进来就直接分类好了,根本不用手动操作。

企业微信个性标签怎么设置?客户标签设置教程

给客户打完标签才发现信息有错怎么办,这事儿可急坏了不少刚用企业微信的小伙伴。在客户资料卡里点错了标签别慌,按住手机屏幕往下划拉就能看见已选的标签列表,那些带删除线的小方块千万别乱戳,想改哪个标签直接再点一次就会取消选择,跟撤销朋友圈点赞似的特方便。

标签描述要是整个都搞错了就得彻底删除,别傻乎乎地去翻电脑端,手机企业微信的标签管理藏得挺讲究。戳开通讯录标签页面后别急着找删除按钮,得把想删的标签用手指头往左扒拉,跟删手机短信差不多的操作,冒出红色垃圾桶图标再松手。但得注意管理员建的标签普通员工可删不掉,只能联系领导处理。

遇到要批量修改标签的情况可得悠着点,千万别在电脑端全选客户然后一键改标签。企业微信的系统反应有时候跟不上手速,改完最好刷新两遍页面核对。推荐用筛选功能先圈定目标客户群,比如给参加过618活动的客户统一加个"年度促销客户"标签,筛完再批量操作才不容易误伤。

标签体系用久了难免出现重复的,就像衣柜里堆满没拆吊牌的同款T恤。点进标签管理页面仔细看名称相似的标签,把"VIP客户"和"重要客户"这种重复的合并成一个。合并的时候记得保留历史聊天记录关联的标签,别把去年跟进的重要记录整没了。合并完最好在标签描述里加备注,写上原标签名称方便以后查账。

有些过时的标签别舍不得扔,像"2022双十一客户"这种时效性标签早该进回收站。但别直接删除而是先停用,把带这个标签的客户迁移到新标签底下再处理。废弃标签前记得导份客户列表出来,用excel表存个底最保险。用摩尔微客的自动标签管理系统能省不少事,设定好过期时间自动转移客户数据,根本不用手动操作。

标签重组这事得跟着业务调整走,市场部新推了会员体系就得新增"黄金会员"、"铂金会员"这类标签。重组时要注意标签层级的逻辑关系,别让二级标签和上级标签产生冲突。建议先在测试账号上演练两遍,确认新标签体系能准确匹配客户分类再正式上线。用活码工具做客户引流的话,记得同步更新关联的自动打标签规则,省得新客户进来又错贴旧标签。

企业微信里的个人标签就像藏在笔记本里的便利贴,只有写标签的员工自己看得见这些秘密记号。手机端设置时压根不用考虑保密问题,从客户资料卡里新增的"心动客户"、"砍价狂魔"这种标签,连坐在隔壁工位的同事都偷瞄不到。要是哪天员工离职交接客户,这些个人标签就像魔法贴纸自动消失,接手的同事只能看见企业统一设置的标签。

管理员建的标签可是公司级别的显眼包,部门同事都能共享使用。产品部创建的"新品体验官"标签,整个销售团队都能拿来用。部门负责人还有特殊权限,市场总监可以给"媒体合作"标签再加个子分类,普通员工点开标签选择器只能看到总分类。用活码工具引流的客户,自动挂上的都是这些共享标签,省得每个销售重复打标。

标签名字不能起得太放飞自我,最多只能塞下10个字还带不上符号。给高端客户打标签时,"全球VIP黑钻会员"这种炫酷名字就超字数了,老老实实改成"高净值客户"才合规。不同层级的标签得保持辈分,大分类下可以设子标签但别套娃超过三层,点进标签就像剥洋葱容易迷路。建议在名称前加分类前缀,比如把"投诉-产品功能"和"投诉-服务态度"分开归档。

碰到要全员推广的新标签别着急群发通知,先在部门测试群扔几个标签试用两周。后勤部推的"固定资产对接人"标签刚开始被销售们误用于客户分类,调整层级关系后才避免混乱。用活码系统自动打标时,配置规则得和标签结构完全对应,新设置的"线上活动客户"标签若是放在二级目录,关联的活码参数也要跟着调整路径。

想快速整理标签体系的可以试试按颜色分组,把催款相关的标红色、新品跟进用绿色。电脑端标签管理页面支持色块标记,同色系的标签批量调整时不容易漏选。字符限制的坑在导入外部客户数据时最容易踩,从CRM系统导出的"意向度80%+高活跃"超长标签,直接导入会被截断成"意向度80%+",得提前在表格里做好名称精简。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