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信标签修改位置指南与权限管理技巧

看到同事们给客户改标签手忙脚乱的样子,总让人疑惑这些功能藏得有多深。企业微信的标签功能被分成两块不同区域,用企业标签的时候得找管理员,改自己客户的话倒是在聊天窗口就能操作。

企业微信标签修改位置指南与权限管理技巧

点开企业微信左下角那个工作台按钮,右上角有个三道杠的更多菜单。管理员要找标签管理模块,得先进入"客户联系"里的"企业客户标签",这个界面能看到所有预设好的分类。普通员工要改个人标签就容易得多,和客户聊天时点他头像就能看见标签选项,有个蓝色铅笔的图标戳进去就能增减。

企业微信标签修改位置指南与权限管理技巧

把客户往不同部门转的时候发现标签没跟着走,这才意识到企业标签和个人标签根本就是两套系统。企业标签那个位置需要管理员提前在后台配置好,涉及重要客户还得给销售总监单独开权限。普通员工自己加的那些标签只有他自己看得见,换个对接人就找不着了。

有人试过在手机端直接改企业级标签,结果发现完全找不着入口。其实用手机管理标签的话要打开工作台,在客户联系功能里往下滑动才能看见标签管理入口。不过大部分批量操作还是得在电脑网页版完成,手机端主要做些简单调整。

标签分组起名这件事特别让人纠结,见过有公司用"潜在客户-上海-2024"这种格式,结果第二年全员都得手动改年份。好的标签体系要考虑业务变化,比如用产品线替代年份这种固定信息。改标签名称的时候注意别把原来的删了,直接编辑原有标签内容更保险。

企业微信标签修改位置指南与权限管理技巧

记得上次客户投诉标签混乱,查了半天发现是销售自己乱改企业级标签导致的。后来才知道企业标签和个人标签权限完全分开,管理员可以在后台锁定某些关键标签,员工只能使用不能修改。现在碰到要批量调整客户分类的情况,都是先找IT部确认哪些标签允许改动。

当销售部主管发现三千多个客户要重新分类的时候,手指头点屏幕点到发烫。企业微信的批量改标签功能藏在后台二级菜单,就像图书馆里那本没人翻过的大辞典,知道它存在但不知道怎么用。

超级管理员账号登进管理后台的时候要注意个细节,得用带管理权限的子账户。见过有人拿老板的手机扫码登录,结果所有设置都变成最高权限,后面改回来特别麻烦。部门主管最多只能改自己分管业务的标签组,要给华东区客户批量换标签的话,必须让总部的运营负责人操作。

批量替换标签的正确姿势是先在后台导出客户清单,表格里那个标签列千万别整列删除。之前有人把整个"客户等级"那一栏清空,导致三千多个客户一夜之间变成白板。正确做法是保留原有标签内容,在需要变更的位置用新标签直接覆盖,记得把表格另存为CSV格式再上传。

有个坑要注意的是部门经理最多只能管理20个标签组,超过这个数就会提示权限不足。这时候要联系总部管理员把标签组转移给特定部门,或者在组织架构里调整分管范围。批量修改时如果遇到部分标签失效,八成是修改时间撞上了企业微信的数据同步周期,最好选在工作日早上九点前操作。

普通销售自己加的标签就像私房钱,换个业务员就查不到之前的备注。但企业级的标签要是被销售误删了,整个客户画像就出问题。现在管理员可以给重要标签上锁,销售只能选不能改,就像超市里封在玻璃柜的名酒只能看不能摸。

碰到要给五百个客户同时增加三个新标签的情况,别傻乎乎的一个个点。在电脑端管理后台找到标签批量操作入口,上传整理好的客户名单表格时,记得把微信ID那列转换成文本格式,不然系统会报格式错误。改完标签等十分钟刷新页面,就能看见客户资料里齐刷刷的新标签了。

要是发现有些客户死活打不上新标签,很可能他们的好友关系还没迁移到企业微信。这时候得先让销售把这些客户转到企业微信好友里,再进行批量操作。有个取巧的办法是用摩尔微客的自动标签功能,设置好规则后新加的客户会自动归类,省得后续再折腾批量修改。

技术部老王最近要给七个分公司部署差异化的标签体系,发现总部分配的通用标签在郑州分公司完全用不上。这时候需要把组织架构树上的分公司节点变成独立标签库,就像给每个子公司配专属印章。管理员登录后台找到"按组织架构分配标签组"的开关,打开后每个部门都能生成自己的标签体系,华东区的"客户等级"和华南区的"客户价值"可以和平共处。

市场部想给年度活动的客户单独建标签组,结果发现销售团队手动打的标签有20%都是错别字。这时候需要开启标签审核模式,员工新增的标签必须经过部门主管审批。有个销售连续三次把"意向客户"打成"意向刻护",审批端直接弹出了错别字提醒,逼着他去查字典才能提交。

子公司合并后出现重复标签简直要命,北京分公司的"VIP客户"和上海分公司的"重要客户"其实指向同一群人。用企业微信后台的标签合并工具,先把两个标签组的客户数据做交集分析,确定重复率超过60%再进行合并操作。合并后的客户资料里会自动标注原标签来源,就像考古现场不同土层用不同颜色标记。

新来的实习生批量导入500个客户标签时,系统突然提示有27条冲突数据。打开冲突列表发现都是客户同时存在多个渠道来源的标签,这时候要启动标签优先级设置。在后台把"购买记录"标签组的权限调高后,系统自动覆盖了低优先级的"活动报名"标签,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

销售总监要求统计所有打过"需跟进"标签的客户,结果业务员自己创建了八个版本的不同标签。用统一标签管理平台把散落在个人账号里的标签收编入库,规定所有新增标签必须从企业标签库选取。有个老销售倔着不用统一标签,结果他打的"重点客户"标签在报表系统里全部显示为未知数据。

财务部需要给逾期客户批量打标,手工操作时总是漏掉部分客户。在摩尔微客系统设置自动打标规则,当客户付款状态变更为逾期超过三天,系统就会自动添加红色预警标签并同步到企业微信。之后发现有个客户明明已回款,标签却没及时更新,检查后发现是系统设置的更新时间间隔太长了。

行政部门要给全员客户打上地域标签,但客户资料里的地址格式五花八门。先用地址清洗工具把"北京市朝阳区"和"北京朝阳区"统一成标准格式,再设置模糊匹配规则。有个客户填的"帝都朝阳群众"被系统智能识别为北京朝阳区,自动归入了华北客户标签组。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