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信标签入口怎么找?详细功能位置解析与操作指南
企业微信标签功能入口全解析
想要找到企业微信里隐藏的标签设置通道,很多新人总会在后台页面绕得团团转。从管理员后台到个人工作台,从电脑屏幕到手机界面,各个入口分散得像捉迷藏。这里整理出几个常用路径,下次设置标签不用再到处翻箱倒柜了。
1.1 企业后台的管理密码
企业微信的管理后台藏着重要开关。管理员账号登陆管理后台之后,得先在左侧菜单栏划拉到「客户与上下游」区域。这里有个写着「客户联系」的蓝色按钮,点进去就能看见「企业客户标签」的选项。所有企业级的统一标签配置都在这,相当于给全体成员备了个公用标签库。要调整分类名称或者修改分组层级,管理者在这儿能一键搞定,设置好的标签就像自动分配到每个员工的工具箱里。
1.2 员工自己的快捷通道
普通员工不用费劲往后台钻。和客户聊天的对话框就是操作入口,点开对方头像会跳出一个悬浮窗。这时候盯着屏幕中间偏右的位置,标签管理的小图标正躲在「备注信息」和「通话记录」中间。点击那个灰色标牌图标就能给客户贴标签,员工随时可以给自己客户打上专属记号,比如标个「重点跟单」或「已寄样品」。个人设置的标签只在这位员工的账号里显示,相当于在工位抽屉里存了本私人客户笔记。
1.3 跨设备的传送门
电脑版和手机版的操作其实用着差不多。电脑上打开工作台点通讯录,在「我的客户」页面能找到标签管理。手机端的话稍微绕点,得在企业微信App里先找到「工作台」,滑到「客户联系」模块里的标签入口。两种设备上设置的标签会自动云端同步,前脚在电脑上打好标签,后脚用手机查看客户资料时,那些标记都老老实实挂在信息栏里。不过要注意的是,企业级标签和个人标签会被分成两个独立的标签墙,别在手机端找错地方了。
很多团队用着用着会发现手动打标签太耽误事,这时候可能需要些自动化的外挂工具辅助。像摩尔微客这种专门对接企业微信的运营工具,能根据客户行为自动触发标签设置。比如新客户扫码加了五个客服,系统就会自动给他贴上「未分配」的临时标签,等分给特定销售后又自动换成「已跟进」状态。不过这些高级玩法得先在后台把基础标签库搭建好,才能玩转各种智能规则。
企业微信标签的创建与管理方法
给客户贴标签看似简单,实际涉及到企业标准化管理和员工个性化操作的双重需求。有些团队做着做着就会暴露问题,比如市场部想统一收集潜在客户信息,但销售员习惯用自己那套分类方式。这种时候得先搞清楚企业标签和个人标签的差别,不同场景选择对应工具才不会乱套。
2.1 企业统一标签库的配置流程
企业微信后台藏着让管理者两眼放光的核心控制台。用管理员账号登录后在左侧菜单扒拉出「客户联系」板块,会发现有个叫「企业客户标签」的隐藏菜单。这里就是整个公司的标签指挥部,配置的时候建议按客户生命周期来规划层级,比如先分「意向等级」再设「产品偏好」。新建标签组建议控制在三级以内,不然销售员用起来会骂骂咧咧。企业级标签最大的好处就是全员同步,只要管理员把标签树搭好了,所有员工手机电脑上都会自动出现这些选项。注意这里设置的标签普通员工只能选不能改,想调整得找管理员报备。
2.2 员工个人标签的创建规则
销售员总是有些奇奇怪怪的记忆方式,就像便利贴狂魔喜欢在工位贴满五颜六色的便签。企业微信给这帮人留了发挥空间——在聊天窗口点击客户头像,信息卡右上方那个灰色标签按钮就是他们的秘密基地。员工可以建些像「脾气暴躁」「砍价高手」之类的个性化标签,不过每个标签名称限8个字以内。这里要注意个人标签只能自己看见,搞混了企业的和个人的标签墙会出事。有些员工建了200多个标签最后自己都找不到,这时候需要教他们定期清理冗余标签,保持信息筛选效率。
2.3 客户批量打标签的4种方式
手动单个打标签迟早会把手抽筋,企业微信其实藏了批处理秘籍。第一种是在电脑端「我的客户」页面勾选多个客户,像超市扫货一样批量装进指定标签组。第二种是利用客户画像功能,筛选出特定地域或来源渠道的客户集体贴标签。第三种骚操作是让客户自己扫码时触发标签,比如在报名表中内嵌带参数的活码。第四种就要搬出外挂工具,比如摩尔微客这种第三方平台能设置自动打标签规则。当客户触发特定行为(比如扫码超过3次没成交),系统就像给蔬菜贴价签那样自动归类客户,还能和新客分流功能联动着用。不过想玩转这些高级功能,得先让管理员在企业微信后台把基础规则框架搭扎实。
见过最离谱的情况是某公司销售组长连夜给2000个客户集体改标签,结果选错标签组导致数据混乱。这时候该掏出摩尔微客的「标签回收站」功能,能像电脑回收站那样找回误删或误改的标签数据。不过说到底,自动打标签工具再智能也不能替代人工审核,特别是涉及客户敏感信息时要慎用自动规则。
企业微信标签高效使用技巧
当企业微信通讯录里躺着几千个客户时,手动挨个贴标签就像在玉米地掰棒子一样让人崩溃。现在很多团队都在找既能省力气又能精准分类的窍门,还真别小看那些藏在功能深处的操作技巧。
3.1 聊天关键词自动打标签技巧
客户说"报价"自动归到询价组,提到"投诉"自动标记VIP客户,这种科幻场景用企业微信配个外挂就能实现。打开服务商后台比如摩尔微客的系统,在自动标签规则里设置触发词就像给机器人装雷达。注意关键词别设太宽泛,"价格"这种词可能会把砍价党和真客户全扫进去。最好设置组合条件,比如当客户同时发送"发票"和"对公账户"时自动打"企业客户"标签,这样筛出来的数据质量才够用。记得给销售团队留个手动取消标签的权限,毕竟有时候客户说着说着突然转移话题。
3.2 多终端标签操作同步机制
上午在办公室电脑给客户贴的"重点跟进"标签,下午见客户时手机突然不显示就尴尬了。企业微信这点做得挺靠谱,不管是Windows电脑还是iPhone,在客户资料页点开标签列表都是实时同步的。测试过在电梯里手机断网时修改标签,等信号恢复后改动记录会像发传真那样滋滋滋地自动上传。要是发现PC端和手机端标签显示不一致,八成是本地缓存没刷新,退出账号重登就能解决。
3.3 标签权限的分级管理方案
管着200人团队的老王最怕新人销售乱改企业标签,好在分级权限能像门禁卡那样控制操作范围。超级管理员可以把标签树的主干权限抓在手里,然后把某个产品线的分支管理权下放给部门主管。最妙的是能设置"只读"权限,让新人能看到企业标签但不能修改,就像给他们发了参观证而不是工作证。遇到标签被误删的情况,管理者能像开保险箱那样用独立密码进回收站恢复,这个过程普通员工根本看不见入口在哪里。
有家公司用分级权限玩出了新花样,他们给每个大区经理开了专属标签组,这些标签就像带地区编码的集装箱,总部的数据看板能自动归集不同区域的客户特征。不过要玩转这些高级操作,建议先拿测试账号把各种权限组合试个遍,不然正式环境里弄乱了标签架构可比收拾打翻的乐高积木还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