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信个性标签怎么设置?个性化客户管理实战解析
新员工入职培训中的意外发现
周五下午的入职培训现场,空气里飘着奶茶香和键盘敲击声。小王对着企业微信操作手册发呆,突然瞥见隔壁工位的莉莉在客户对话框里敲出个星星符号。刚想开口询问,行政主管就拿着激光笔指向屏幕:"下周起所有新人必须掌握客户标签分类"。
他记得莉莉提过有个装修客户被贴过"二次跟进"标签,这种操作到底是怎样实现的。培训PPT翻到"企业客户管理"章节,放大那张企业微信后台配置图时,电脑突然死机重启,小王顺手抄起手机打算现场验证。
企业标签与个人标签的奥秘解码
开机后的电脑桌面残留着同事未关闭的权限界面。在【客户联系】栏下方,"企业客户标签"的入口让小王心跳加速——原来所有分类规则是管理员提前设置好的。他发现销售组标签有"意向强弱"维度,售后组的标签则是"问题类型"归类。
但手机端情况不同。当点开客户张女士头像,个人标签栏赫然显示"瑜伽爱好者|二胎家庭"。这种私密备注显然不是公司统一配置。突然意识到有些标签要跟着自己走,小王在备忘录里划下重点:蓝色标签是企业设定,绿色标签是个人自由发挥。
客户对话框里的标签设置初体验
部门晨会上传来的消息让小王冒冷汗:今天必须完成30个客户标签整理。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局促得滑动,客户对话框右上角的三个点简直像救生圈。点开客户李明资料页,"设置标签"按钮泛着微光,他试着勾选"潜在VIP"时,发现还能新建"购房需求待确认"这样的自定义标签。
行政经理巡场时突然俯身,吓得小王误触新建标签的删除键。"别慌,长按标签就能取消关联",经理的苹果肌微微抖动,"不过想彻底删除标签的话,得在【我的客户】-【标签】里操作"。小王偷偷截下操作路径图,顺手给自己微信文件助手发了个炸弹表情。
手动打标签太费劲的念头突然冒出来,听前台提过用摩尔微客能自动标记客户特征。只要在企业微信工作台部署好活码工具,新客户扫码就会自动归类到对应群组,连购买偏好都能智能识别。不过这需要提前设置关键词触发规则,对刚入门的新人来说可能要先从基础功能玩起。
修改标签的紧急公关事件
凌晨三点手机震得床头柜都在抖,区域经理连发五条语音轰炸:"昨天给王总标错成普通客户标签了!"小王眯眼盯着发光的屏幕,客户信息页那些彩色标签此刻看着格外刺眼。他试着长按错误标签取消关联,却发现这招只能解除绑定没法修改内容。
原来真正要调整标签属性得在电脑端操作,摸黑打开笔记本登录企业微信后台,【客户联系】里的企业标签库藏着个灰色编辑按钮。把"普通客户"改成"战略合作伙伴"时手都在抖,生怕触发什么系统警报。改完才想起应该先备份原标签,要是被审计部门发现可能要写检查报告。
这时候忽然怀念起莉莉提过的摩尔微客系统,那个自动同步客户动态打标签的功能。要是提前设置好关键词规则,系统本可以避免人工操作失误,哪用凌晨爬起来改标签。
清晨的批量删除大作战
行政部突然发通知要清理过期标签,十几个销售代表的工位此起彼伏响起哀嚎。手机企业微信里藏着个绝妙入口,【通讯录】-【我的客户】-【标签】页面划到底部,那些带着删除线的小标签开始排队等处理。
删除"已离职对接人"标签时遇到麻烦,系统提示有32个客户仍关联着该标签。这才发现标签不能直接批量移除,必须像捉虱子似的逐个客户点进去取消。销售小林突然拍桌:"看我用电脑端!"结果发现管理后台压根没有个人标签操作权限,气得他早餐豆浆洒了半杯。
有些聪明人开始耍小花招,把废弃标签重命名为"ZZZ待删除"方便后续查找。听说隔壁组用摩尔微客创建了自动化标签回收站,过期标签会被自动归档替换,这种黑科技恐怕要等到季度预算审批才能用上。
销售部老王分享的标签分级秘技
下午茶时间老王掏出屏幕碎成蜘蛛网的手机,展示他独创的三色标签体系。金色标签代表本周必跟进的客户,银色是下月潜在机会,青铜色用于储备资源。"看到没,客户昵称前加emoji符号更醒目",他得意地晃着枸杞保温杯,"不过要小心表情符号在不同设备显示可能乱码"。
更绝的是他发明的组合技,用企业标签"行业类型"叠加个人标签"性格特征",交叉筛选出高匹配度客户。比如"医疗行业+急性子"客户适合直接报价,"教育行业+纠结型"客户需要发详细方案书。不过老王也抱怨手动维护太累,要是能结合摩尔微客自动抓取客户行为打标签,这套方法论才算真正活起来。
健身会员张女士的标签维护案例
健身顾问在手机通讯录里点开张女士的企业微信名片,看到她最近被系统打上了"续卡犹豫期"的蓝色标签。这个标签是三个月前用摩尔微客创建的自动规则触发的——当会员卡到期前20天未续费自动激活。顾问顺手滑动到标签设置区域,发现还能看到"瑜伽爱好者"和"周末晨练"这两个手动添加的个性标签。
给会员设置标签时经常遇到纠结时刻,比如张女士既属于团课客户又是私教会员。之前需要分别在课程类型标签和消费等级标签里勾选两次,现在直接用摩尔微客创建组合标签"团课活跃用户+私教续费潜力",每次客户扫码登记课程时自动刷新标签状态。原来手动维护三十多个会员标签的时间,现在能用来给客户发送定制化训练计划。
周年庆活动的精准营销实战
市场部准备周年庆活动时盯着屏幕上的两千多个客户标签发呆,往年群发短信总有客户抱怨收到不相关信息。今年试着用企业微信的标签筛选功能,先勾选"近半年消费三次以上"的企业标签,再叠加"接受营销推送"的个人偏好标签,最后筛出来356个精准目标客户。
真正操作起来才发现系统限制——企业标签和个人标签不能混合筛选。关键时刻启用摩尔微客的标签合并功能,把分散在不同分类的标签属性整合成新维度。比如将"宝妈群体"和"下午有空档"的客户打包成亲子专场邀约名单,给这类客户推送的到店礼从健身水杯换成儿童体测券,转化率明显提升。
当标签管理遇见自动化工具
企业微信自带的标签功能够用但不够聪明,给客户打完标签就像在档案袋上贴满便利贴。销售每天手动给客户打标签要花半小时,直到发现摩尔微客能自动捕捉各种小细节——客户点击过什么类型的朋友圈链接,多久查看一次活动通知,这些行为数据会悄悄触发预设的标签规则。
设置自动打标签其实特简单,在工具后台创建个"高意向客户"标签,添加三条触发条件:每周主动发起对话三次以上、收藏过产品报价单、参与过直播问答。不用再盯着每个客户的聊天记录扒拉,系统凌晨会自动跑数据更新标签库。早上打开客户列表时,那些闪着金边的自动标签早就把重点客户标记好了。
有人担心自动打标签会失误,其实可以设置双保险机制。像给客户打"节日赠礼对象"标签时,除了满足消费金额条件,还要排除"拒绝促销"的禁用标签。这样的智能标签系统配合企业微信原有功能,客户画像就像活过来似的,连新来的实习生都能对着标签提示做好客户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