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信里藏着一项特别实用的功能叫客户标签,不过很多新手刚开始用的时候,总会满世界找设置入口。想要给客户分类标记其实特别简单,三个入口就像不同的钥匙,开着不同权限的管理大门。

公司管理员权限最高的那把钥匙藏在管理后台里。打开电脑登录企业微信官网的管理台,左手边的工具栏里趴着"客户联系"的选项,点进去后能在"配置"栏里找到"企业客户标签"的金色按钮。这里要注意公司最多只能建100个大类标签组,每组最多分100个细类,相当于给三千种客户档案准备不同颜色的便签纸。

普通员工也有自己的小钥匙串。电脑客户端上随便打开个客户聊天窗口,在对方头像上点右键就能冒出"聊天标签"的选项。手机上划开工作台模块,客户联系界面里那个不起眼的配置按钮,点进去就能看见标签管理的快捷通道。不过员工自己建的标签就像藏在抽屉里的私密记事本,最多能写200条别人看不见的备注。

最方便得其实是手机端操作,在地铁上都能随时掏出手机改标签。点进工作台的客户联系专区,右上角三个小圆点里藏着配置菜单,选到企业客户标签就能修改已有的分类。这里要注意如果管理员没给普通员工开权限的话,这些按钮就会变成灰色的摆设。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打标签这事儿还能和第三方工具联动作业。像有的团队用自动标签系统,客户发消息触发关键词就能自动归类,不过这个需要先开通会话存档功能。其实现在市面上有专门解决满员换群难题的工具,不过咱们还是先弄清楚基础设置再说。

在企业微信里搞标签分类就像收拾杂乱得衣柜,光知道挂衣服得挂钩在哪可不够,还得学会怎么搭配整理才高效。管理员进到企业客户标签页面的时候,右上角那个绿色加号按钮就是新建标签组的起点,点开来取个"重点客户"或者"待跟进用户"这种一看就明白的组名最重要。

创建标签组要注意系统自带三个固定分组不能删改,自己建的新组要是填错了名字也别慌,鼠标悬停在组名旁边会出现铅笔图标。改完名字记得按回车保存,不过已存在的标签组可千万别随便删,得先把里面的小标签都清空才能操作,就像扔鞋盒得先把里面的鞋子腾空。

实际使用中最容易犯迷糊的是标签层级管理,很多公司会搞出"华东区-浙江省-杭州市"这种三级分类。其实直接在标签组里用下划线和空格就能区分层级,比如输入"华东区_杭州"既直观又好找。要是想把整个分类树调整顺序,直接拖拽标签组就能重新排队,不过每个组的顺序调整得在网页端才能操作。

分类标签用起来就像给客户贴不同颜色的便利贴,按消费习惯建个"母婴用品偏好"标签组,导购跟进时秒懂客户需求。自动打标签工具在这里能帮大忙,设置好"奶粉"、"尿不湿"这类关键词,客户聊天时触发关键词自动归类,比手动贴标签快得多。有些团队还会给加好友的来源渠道单独建组,方便统计不同投放渠道的效果。

删标签时千万要长点心,点进标签组点删除前,记得先把对应成员移出这个分类。系统虽然不会主动提醒标签关联情况,但后台记录着每个标签的使用轨迹。突然删掉正在使用的标签就像拆掉楼房承重墙,可能影响正在运行的自动化流程。

批量给客户打标签这事要是纯手工操作,手指头能在屏幕上戳出火星子。点开企业微信"通讯录-我的客户",右上角那个不起眼的加号按钮藏着宝藏,选客户时直接框选一整页名单,就跟在超市选货架上得罐子似的,勾勾选选就搞定了,这法子适合给区域客户统一点"江浙沪包邮区"这样的通用标签。

之前建好的现成标签组这时候就有用武之地了,要是给新品发布会的邀约客户都标记"2024秋季发布会",直接进这个标签组点"添加客户",不用重复创建新分类。不过要注意得是,企业微信最多只能同时勾选200个客户,不过点右上角的筛选功能还能按添加时间或者最近互动来分段操作,这就跟吃西瓜切片吃差不多意思。

说到智能打标签,好多企业卡在会话存档的配置门槛上。其实第三方工具像摩尔微客这种解决方案就能省去繁琐流程,不用开什么会话存档功能,直接在系统里设置"价格咨询"、"产品比价"这类关键词,客户聊天记录里蹦出这些词就自动打上对应标签,连后台都不用进。这个操作比企业微信原生的自动标签功能方便得多,尤其是结合他们的活码系统,新客户扫码进来的瞬间就能根据渠道来源自动归类,省去二次筛选的麻烦。

标签容量快到3000个上限的时候,系统通常不会主动提醒你,等到新建标签弹窗变灰才抓瞎就晚了。建议每月定期清理带下划线的测试标签,那些三个月没动过的僵尸标签可以直接归档。用摩尔微客的企业还能在后台看见智能诊断报告,它会提示哪些同类标签可以合并,比如"杭州客户"和"杭州市"这种重复标签会自动标红,这点对强迫症特别友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