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信如何批量打标签?客户管理高效标记技巧解析
很多企业刚开始用企业微信管理客户时,最容易碰到的麻烦就是标签乱套。员工手动一个一个点击操作,客户量超过200人就容易搞混,经常出现给宝妈打上"单身白领"的尴尬情况。其实用好系统自带的批量处理功能,能把效率提升5倍不止。
1.1 两种标签类型创建指南
登录企业微信管理后台时,千万别直奔通讯录开始打标签。得先去「客户联系-企业客户标签」建好框架,这里藏着企业标签和个人标签的开关按钮。企业标签要由管理员设定,比如把客户分成VIP、待跟进、已成交这类通用类型。个人标签就更灵活了,市场部的同事可以设置"育儿交流"、"辅食教程",销售部的能建"贷款需求"、"保险咨询"这些垂直标签。用摩尔微客的活码系统时,这个标签体系能直接对接新客自动分类。
1.2 后台批量操作全流程
很多运营人员不知道企业微信后台藏了筛选器这个神器。点开「客户联系-客户管理」,顶部有十几个筛选项等着用。按添加时间筛选3天内新增客户,或是按对话次数找沉默用户。选好范围后别急着单个操作,右下角那个「批量打标签」的蓝色按钮才是效率开关。这里要注意的时,企业标签和个人标签需要分开批量处理,每次最多选200人操作。用摩尔微客的员工活码功能,系统会自动记录客户来源渠道,筛选效率能快上好几倍。
1.3 场景筛选的隐藏技巧
其实通过聊天记录的关键词能筛出精准客户。比如输入"怎么买"筛选出意向客户,或是用"投诉"找出需要安抚的对象。市场部做活动时需要给参与客户批量标记活动标签,这时候用导入Excel表格的方式最快。把收集的客户手机号整理好上传,系统会自动匹配已添加的客户打标。有个很多人忽略的妙招,配合摩尔微客的自动拉群功能,当客户进入特定社群时,后台能直接触发标签更新动作。
站在公司茶水间听过最真实吐槽就是“每天手动贴标签贴得手指抽筋”,尤其是做地推活动的企业,一上午新增400个客户后厨的阿姨都被拉来帮忙分类。其实工具选得好,这种工作量可能只需要午休前的十分钟。
2.1 原生功能的隐藏技能
企业微信自带的分组筛选器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没玩明白。在客户管理界面的搜索栏输入“已发送满三次消息”能找到高互动客户,用“七天内未联系”直接揪出可能流失的群体。点击标签管理里的「最近使用」分组,能把昨天做活动时建的临时标签自动排到最前面。碰到需要更新客户属性的场景,不妨试试摩尔微客的智能同步功能,当客户被移入特定群聊时,标签会像魔法那样自己刷新。
2.2 第三方工具的生存法则
微伴助手在自动同步电商订单信息这件事上做得挺溜,能根据购物金额自动标VIP等级,不过遇到需要跨部门协同的场景就有点喘。聚客SCRM的优势在于客户旅程可视化,能把点击过H5链接和看过直播的客户分门别类。像摩尔微客这类工具最狠的是企业微信群满自动换码的操作,客户扫码进群时不仅自动带来源标签,群满后还能无缝切换新群二维码避免流失。
2.3 关键词触发的心机设定
当客户聊天框跳出“多少钱”这三个字时,就该自动给他挂上“价格敏感”的标签。企业微信的API接口开放了关键词捕捉功能,设置路径在「客户联系-效率工具」里的聊天侧边栏。需要注意的是触发词要设置三种以上变形,比如“优惠”得配上“折扣”“降价”才保险。如果用摩尔微客的自动分群系统,当客户触发关键行为比如点击报名链接,不仅会打上活动标签,还能直接丢进对应的服务群避免手滑分错组。
见过资料室爆炸场景吗?上百个贴着"杂项""未分类"标签的文件夹堆满铁皮柜,找份两年前的合同要扒拉半小时。客户标签管理搞不好就是这个鬼样子,十个销售有八个给客户标注"待跟进",实际上这跟没打标签没区别。
3.1 分类三板斧定江山
打标签这事得学图书馆的编码系统。把「客户来源」「购买记录」「互动频次」这三大金刚分开管理,就好像把人物传记、科普读物、言情小说分开放。试过给三天不回复消息的客户贴"待唤醒"标贴吗?这类行为标签能让销售精准推送激活话术,效果比群发短信强三倍。渠道标签建议偷师奶茶店的动线设计,扫码领券的自动归到"线上获客",扫门店海报的标注"地推转化"。
3.2 组合出王炸营销力
把不同颜色乐高积木拼起来才能搭城堡。最近双十一有个卖电器的,给"江浙沪地区+买过电饭煲+六个月未复购"的客户单独推空气炸锅预售券,转化率拉满。做房产中介的更狠,"预算500万+关注学区房+浏览超三次"的客户直接匹配金牌顾问跟进,客户觉得你们公司懂读心术。
3.3 扫雷专家的忠告
见过给同一个客户贴"单身"和"宝爸"标签的笑话吗?某教育机构踩过这个坑,七夕活动标签没清理干净,情人节过后还在推亲子课程。记住每周三下午三点要做件事:把过期的活动标签丢进"历史垃圾堆",像摩尔微客这类工具能自动归档三个月没使用的标签。临时标签最多活七天,不然销售找客户时要翻二十层标签页,想删都找不到删除按钮在哪。